5月9日,英特尔傲腾技术媒体分享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非易失性存储方案事业部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与业务拓展总监,Bill Leszinske向我们介绍了英特尔傲腾技术与3D NAND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
Bill Leszinske先生手中的“尺子”就是最新推出的高密度“ruler”SSD,它能够利用PCIe接口在Pizza盒子这样的体积内存储1PB的数据,而不再需要几个机架的硬盘驱动。
本次媒体分享会上,Bill Leszinske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两项核心技术:英特尔傲腾技术——超快速,低延迟;英特尔 3D NAND技术——低成本,高密度。
通过上面这把“尺子”我们可以对英特尔 3D NAND技术高密度产生一个直观的了解。但是英特尔傲腾技术的超快速,低延迟,又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全新的应用体验呢?从大会上H3C的服务器上英特尔傲腾技术应用示例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在H3C服务器上使用新的英特尔傲腾技术后,在相同CPU/内存配比下,可以多支持60%的VM数量,或相同成本(优化CPU/内存配比)下,可多支持250%的VM。
而大会上,阿里云数据库业务总经理曹伟的介绍中,则向我们展示了,通过使用英特尔傲腾技术,阿里云下一代的云数据库产品POLARDB为用户带来了更卓越性能和更强的可扩展性。
阿里云数据库业务总经理曹伟在向大家介绍POLARDB数据库中,英特尔傲腾技术的应用。
其中在存储节点使用了傲腾SSD以及英特尔3D NAND SSD,通过混合存储技术和用户态I/O协议站技术,把数据库的性能提高了30%,同时因为英特尔傲腾技术创新的3D XPoint介质比NAND颗粒提供了更好的I/O延迟和I/O QoS稳定性,所以在数据库的整体QoS上POLARDB在95%延迟的指标上提升了76%的性能。
通过华为智能计算产品线SSD业务总经理,赵春辉先生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在华为利用Aerospike Certification Tools所做的长时间实时数据压力测试的对比测试中,标准的NVMe SSD可以通过12X性能测试,而英特尔傲腾技术则可以承受48X性能测试的考验。
而在个人电脑领域,傲腾也展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应用前景。在联想消费业务高级营销经理蔡黎女士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用户都认为英特尔傲腾技术的确提升了HDD产品的体验,和纯HDD产品相比而言性能提升了30%、40%的高度。
英特尔傲腾技术包括3D XPoint内存介质、内存控制器、互联IP以及一些相应的软件。把这四个元素组合在一起,能形成一个客户能够直接使用的完整的方案。通过大会不同厂商的演讲我们可以了解,英特尔傲腾技术在云计算系统、数据库乃至于个人PC上的应用潜力,而更高的耐用性、更低的延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越的性能。相信随着英特尔傲腾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数据中心和个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应用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