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区块链是火得一塌糊涂。但是根据其基本特征,像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又觉得是似曾相识。突然发现这不就是高端存储架构的概念吗?
只不过区块链想做全球所有智能信息的点对点互联互通。
高端存储比较实际,只是做企业局部的数据的互联互通。
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高端存储诞生,(存储界认为1990年Symmetrix之父Moshe Yanai推出Symmetrix 4400是最早的高端存储),其核心就是要解决信息的高速、高安全、高性能的存储传输问题。
来来来首先看看下图经典的Symmetrix DMX架构,如果采用了这种架构,只要在这个架构里面数据的安全性绝对高(对应到区块链技术就是信任)。但是虚拟化的区块链不好想象,但是采用光纤连接的高端存储能看出什么问题了吧。
这种架构,存储领域称之为矩阵式直连,先说这种架构的优缺点,在对比区块链。
看看上面这两张图,12个点和24个点的互联互通数据连接和通信。优势是的前端和后端采取点对点直连,当点与点少的时候,优势明显,比如数据安全、敏捷、时延低,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可扩展性很差,无数的连接、无数的通信,这仅仅是几十个节点,就如此复杂的网络布线,当大到一定程度,大家想象一下,绝对是灾难。
区块链技术后期是不是也是这样?至少从区块链技术最火的比特币来看,已经呈现这种趋势,比如每解决一个比特币,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大,之前我的一个观点是,最后一个比特币的挖掘是不可能实现的,就算整个地球的所有能源消耗都挖掘不出来。
EMC和HPE 3PAR的高端存储架构设计理念
还有各个存储厂商的高端存储都采用了互联互通的架构。当然这种架构适合于企业领域,到今天的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存储领域也在不断创新,推出分布式存储架构、或者全共享交换式架构或者智能存储架构。
华为的智能高端存架构设计理念
那么区块链会如何发展?目前区块链技术最核心的是解决信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了的是牺牲了效率、消耗了更多的能耗。个人认为还是从高端存储的发展来看,或者从今天的数据中心发展来看,就是每个区块即使区块也是中心。
就像目前所有公有云厂商的数据中心,单个数据中心里面几万台小的“数据中心”。而在全球,又需要部署几十个未来还在不断增加的数据中心。那个这个数据中心站在全球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区块。而走进这个区块里面,这个区块又是一个中心,因为里面有无数个区块。
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发展方向,但不会是唯一的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
苹果即将发布Apple TV 4K和HomePod mini 2两款产品更新。更值得期待的是三款全新产品:配备7英寸方形显示屏的HomePod Touch将搭载全新homeOS系统,支持Safari、音乐等应用及小组件功能,预计售价350美元;此外还有智能安全摄像头和视频门铃两款配件。这标志着苹果从依赖第三方HomeKit配件转向自主研发智能家居产品的重要战略转变。
UCL研究团队通过分析16万场AI对战数据发现,传统认为"平局代表AI实力相当"的观念完全错误。研究表明平局主要反映问题难度和客观性,而非AI能力对比。当忽略平局进行评分时,四种主流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率均提升1-3%。这项发现颠覆了现有AI评估理论,建议未来评分系统应考虑问题特征而非简单的平局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