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血的开源遇到存储,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最近有一篇关于OpenStack的文章引起业内热议。根源在于下面一句话。

著名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教授最近有一次演讲,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世界末日到了,诺亚方舟上只能够携带一对动物和一个信封,信封背面,你可以总结所有人类知识,那你们会写下什么?”

他认为中国千年的文明,留下的思想有一句应该写到信封背面------“大道至简”。

这句话延伸到企业经营、延伸到到创业思路就是,做任何的企业要思考的,就是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那么今天这样的时代和环境下,我们关注的IT产业是否也应该把“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为根本呢?。

最近有一篇关于OpenStack的文章引起业内热议。根源在于下面一句话。

“2015年全球OpenStack营收3.5亿美元,Gartner预计到2020年大约3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每年百分之五十的增长。“这句话看上去挺积极的。但是仅仅加上几个副词,画风瞬变-----

“2015年全球OpenStack营收仅3.5亿美元,Gartner预计即使到2020年也就大约3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

这就是语言,一个字就能引起开源界轩然大波。创业公司紧张、投资者紧张、用户也在开始疑惑开源的发展。

有疑惑是好事,有争论就证明其有存在的价值。26维自媒体联盟希望通过一系列报道,来让大家对开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希望看完我们的系列报道能对开源产生一些了解。

IT系统发展了几十年,也是企业积极拥抱IT变化的几十年。那么我们谈IT架构,概念太大了,谈开源?目前开源体系也仅仅是IT发展的一个分支,开源技术在IT技术体系里也只是沧海一粟。那么我们在具体一点,谈谈开源存储。然后回到开头,开源存储的发展是不是在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存储关爱学会作为26维自媒体联盟创始成员之一,今天我们聊聊开源存储与IT进化的一些观点。文章可能会出现很多观点。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开源能为用户解决复杂问题吗?

我不知道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人敲出一段应用代码的时候,会否想过,只要代码编写一次,所有人都能应用,所有机器都能运行。如果有,那么这个是不是开源的终极目标呢?

但是IT发展是商业主导的发展,每个技术的出现都会有大量的厂商出现,大量的产品推出。这在今天这么一个需求庞大的IT王国里面,就产生了目前让人们头疼的异构系统。

而云计算的出现,让异构随处不在,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就有成百上千互不兼容的云平台和系统。云计算的发展到底是让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来越简单呢?还是越来越复杂呢?

处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异构时代。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来管理越来越多的各种系统、各种产品。但是这又是一个越来越矛盾的事情,那就是为了解决异构问题,是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来实现,还是通过更更复杂的技术来实现呢?

至少对于用户来讲,开源社区的出现,减少了用户的复杂度。很简单的理解,如果说世界越来越平,那么人们与数据的互动也将越来越平。一个很好的理解方式就是,开源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手动操作的减少。

各种开源组织有同一个需求或者是愿景,就是让任何一种应用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服务器之上。今天所有的开源组织里的IT厂商所推得开源软件、超融合云存储、云计算一体机等等都是希望让数据更平。让用户能够解决复杂的IT需求。这么来看开源是符合用简单的技术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当异构与开源产生碰撞,开源的价值就体系出来。

前期来看,首先是互联网企业对于系统IT系统的需求,传统的IT厂商解决不了互联网系统的瓶颈,或者说需要通过很大的代价才能获得。这样之下,开始自己研发整个平台,这样开源的价值就逐渐显露出来,因为包括Google、AWS、阿里等所有公有云平台都在开始利用开源的软件。

存储的开源目前做的怎么样呢?先简单看看存储进化的两条路。

第一条路就是比较温和的方式---进化式的模式,这就是几十年的存储进化式,从服务器端存储,计算虚拟化引发到存储分离,外部存储网络(SAN)的出现,产生了EMC、NetApp等传统厂商,为了实现更强的灵活性和高效,然后这些外部SAN开始了虚拟化进程。VMware又出现虚拟存储出现,那在进一步呢?今天我们看到的传统存储厂商推出的物理一体机、虚拟一体机。然后超融合的出现,软件定义存储的出现。可以看到就是一个硬件与软件不断融合、分解又融合的过程。

第二条路就是比较暴烈的方式---革命式的模式

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大数据的提出,让互联网公司的IT架构成为一种进化模式。而开源的发展又是互联网延伸的结果。为什么提起开源让人又恨又爱,就是这家伙不走寻常路。直接采取暴烈的革命的方法。那么就像可以在任何标准硬件上部署的纯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在实现模块化的提高计算存储资源无限扩展的融合解决方案。恨得是颠覆了传统存储厂商的商业模式。爱的是完全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定制服务。一切皆服务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开源组织所仅仅乐道的。

但是我们最终发现双方最后会殊途同归,最后都是要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而且开源组织的出现大大促进存储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应用。云存储、闪存优化、“存储即服务”这些技术或者服务才加快的进化。

开源存储到底让人放不放心?

用友技术学院UDN社区运营总监白清杰对于开源的理解,“开源只是代码的授权形式不同,对于公司来说是商业模式不同。”而开源同样具有稳定可靠的特质。“Linux是开源的。全球的超级计算机超过95%使用的是Linux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属于代码质量问题。和开源不开源没有关系。BAT都大量使用了开源软件做关键业务支持。”Windows是商业的。但是也经常蓝屏爆BUG。

用户需求是核心。“从产品角度看,涉及技术和架构之争。但是用户来说,一定会先关注产品是否满足需求,其次才是考虑开源或者商业软件。对于用户来说,首先第一是要解决需求。其次才是根据资金成本和技术成本做选型。”稳定性和开源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时我们也在某些行业,开源的影响很大。有的网友反映,他们单位(这位网友没有透露其行业)最大的感受是不买存储了(这里指的是传统阵列),目前这位网友底层用的是ceph,上面跑到是mongodb,REDIS,以及hadoop平台。

宏杉科技产品部部长许云松也认为开源对于云计算的发展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同时也看到开源对于整个IT贡献也是很大的,同时其很多思想会影响到专业的存储厂商,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受到其影响比较深。

开源存储会不会冲击传统存储?

技术再发展,IT基础架构的几个重要要素不会变,包括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这四大块只能是分、合、合、分。而不会是消失。但是,人们对于IT基础架构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就是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可用性,永不满足的性能需求,越来越合理的成本需求,以及真正的可扩展性。所以IT厂商不管怎么变化产品、技术、服务。IT基础架构的这些要求不会变。而对于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这四大块,大家公认的对于云平台性能影响最大的部件就是存储系统,那么改善存储性能就是企业所关心的一块。

但是开源存储不会冲击传统存储,达沃时代CTO雷迎春认为,因为所有的应用依赖于存储,如果存储不可靠的话,像一个大厦基础不牢的话,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提心吊胆的,对真正懂这个东西的还是非常关注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存储系统越稳定,开源软件才能有基础活跃的运行。就像一个大厦基础很牢固的话,人们就可以放心的在里面做各种事情。

对于企业的关键应用,必须为用户的这个数据去负责,如果这个软件不是自己写的话,如果哪天宕机的话,你能不能有把握恢复这个数据,这也是包括宏杉、达沃时代等存储厂商自己研发代码,一行一行写的原因。“因为任何一个软件都会有BUG,没有不宕机的系统。但是宕机的同时,你能不能帮助用户把数据恢复,别让用户掉数据,这是一个最基础的事情,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说我怎么去降低宕机的可能性、频率。”所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存储系统可靠性是最根本的追求之一。

开源的出现只是改变了整个商业模式,真正对传统存储真正的冲击是超融合的出现,雷迎春这么认为。

“所以我就说,你看美国那边没有被冲击的,美国被冲击什么?是超融合冲击了传统存储,部署形式,或者是说,随着虚拟化或者容器的存在本身,它应用形式发生改变,导致传统存储结构不合适,并不是传统存储技术不好,所以它必须要有个分布存储,是这个业态改变了,而不是说开源去改变事情本身。”

许云松也认为在存储领域因为是对产品的要求是必须是可靠性到极致。那么目前这个阶段来看,从实验室走到产品、走到用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

雷迎春认为,从美国的几大存储公司来看,开源对于存储的唯一冲击就是把存储的价格大大往下拉,而且目前来看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对于存储需求还是有所不同,企业的存储系统需求还是强调交互性,互联网存储强调运维性,“所有互联网企业用开源软件去做,宕机了有大量专业的人去维护这个事情,但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我养不了那么多人,所以我强调它的品质要高,这两个是不同的业态。”一个是花大量的人来维护系统,一个是花大量的钱来买专业的软件来维持系统。总之一个是用人力去堆,一个是拿钱去堆。这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对于存储,开源唯一要做的就是拥抱

就像Ceph是运行于X86架构上的扩展性很是灵活的开源存储软件,Ceph提供专门针对与OpenStack关联紧密的可扩展的存储环境,Red Hat大中华区总裁张先民博士把开源所做的工作比作自来水厂,把雨水、河水比作各种异构IT资源,只有经过自来水厂就能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广泛的IT资源。

Dell大中华区解决方案与联盟部总监许良谋也发表了对于开源存储的认识,许良谋认为企业既需要创新,又有需要保证稳健运维。同时应该理性的看到,天下没有完美的存储,所有选择存储的应用需求都应该以综合实力作为考量。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开源项目应该向标准化、自动化、扩展性、高级商业特性这四个方面演进。

同时认为目前对于存储开源来讲,随波逐流多,真正下苦功夫的少。

总结:存储与开源长时间内是共存关系

从上面的专家以及信息看出,从存储服务器一体化、软硬件一体、超融合以及积极支持openstack开源项目。是专业存储发展的一条稳定的路线。相对于超融合对于存储的竞争,开源更多是协助存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也看到了EMC公司已经将Hadoop当作大数据战略武器。Netapp也对Hadoop整体生态系统创造产生附加价值的产品。随着开源项目的越来越成熟,相信存储厂商会通过更专业的存储技术来打造最适合的存储架构来服务开源项目。同时我们看到开源对于存储来讲,目前在大数据分享、云基础架构、富媒体和备份、文件同步和分享以及企业虚拟化都是不断优化存储架构的应用场景。

 

存储关爱学会

欢迎关注,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即可。

“存储关爱学会”是“26维自媒体联盟”的创始成员,“26维”致力于成为北半球最靠谱的企业级科技自媒体联盟。

 

来源:ZD至顶网存储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6

04/12

15:48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