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企业存储适应新规则

企业存储适应新规则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近年来有关对企业保留数据至一定时期不得更改或删除的法规越来越多,即使在中国也不例外,这将意味着企业为了自身的经营和运作而存储了越来越多的数据。本期专题将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其现有的存储架构去制订更有效的存储技术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作者:王多、周冉、何娴 2004年5月9日

关键字: 存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本专题发表于《计算机世界》报2004年第8期,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从前,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都是以印刷品的形式保存,甚至在一些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至今还维持着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档案馆,当然其中保存的大多是纸质记录。

但在“信息大爆炸”说了这么多年之后的今天,不少行业已经将电子文件作为主要的存档方式之一,至少是作为纸质档案的有效补充,但对电子文档的控制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例如哪些电子记录非常重要需要长期存储?存储多长时间?电子档案能否像纸质档案那样一经存档便无法修改?最近两年国外一些相关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在美国,颁布了医疗保险便利与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简称HIPAA)和Sarbanes-Oxley法案,食品和药物管理部门都严格规范了药物、医疗设备、生物工程等行业的电子记录存档要求;SEC(证券交易委员会)也要求经纪人使用“不可重写和擦写”的存储技术。由于一些公司出现了财务丑闻,加上人们对隐私的关注,所以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各机构存储更多数据、更长时间地保留这些数据,并确保可以准确方便地检索这些数据,同时不能被随意修改。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事业单位还没有面临如此的压力,但同样是大势所趋。

其实在有类似的法律规定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企业为了自身的经营和运作而存储了越来越多的数据,或是供业务分析用,或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从1999年到2002年,全球的信息存储量上升了30%,在硬盘上的存储则增长了114%。存储方面的开支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以及数据中心所有业务预算中增长最快的一项。Gartner曾宣称,数据中心的信息存储量几乎每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

也许不少存储相关的软硬件供应商听到这样的趋势之后会喜形于色,认为如此良机一定能够使自己的销售业绩进一步提升。这种可能的确存在,但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存储需求也导致了他们对存储管理的重新思考,例如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简称ILM)的出现,以及人们在其他存储技术方面的策略改变。本期专题将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其现有的存储架构去制订更有效的存储技术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本期专题由以下几篇文章组成:

向ILM缓慢迁移

存储从一开始就被认为只是保存着一堆数据而已,对于存储设备和存储管理系统来说,从来不会考虑所存储信息的价值如何。ILM(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恰恰开始通过对信息的价值分析来实现其新的存储策略。

IP存储:保持安全距离

虽然“9·11”的阴影已经过去很久,但随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飓风、火灾等天灾人祸仍然给了存储技术主管们更多的证据,并告诉他们把数据备份到几十甚至数百公里之外的第二个数据中心是完全必要的,而基于IP的存储体系就有了用武之地。

iSCSI的优势在成本

基于Internet SCSI协议的存储区域网络(SAN)的早期用户们称,到目前为止,他们更看重成本节约,而不是性能。对于支持中档系统应用而言,iSCSI是个可行的方案。

专家谈存储未来

在憧憬存储未来的前景时,每位专家都有不同的出发点,也会与自己的企业正在进行的工作密切相关,所以为了对存储的未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我们听听来自存储不同研究分支的专家对存储未来的描述。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